동양고전종합DB

周易傳義(下)

주역전의(하)

출력 공유하기

페이스북

트위터

카카오톡

URL 오류신고
[傳] 益 序卦 損而不已 必益이라 故受之以益이라하니라 盛衰損益 如循環하여 損極必益 理之自然이니 益所以繼損也 爲卦 巽上震下하니 雷風二物 相益者也 風烈則雷迅하고 雷激則風怒하여 兩相助益하니 所以爲益이니 以象言也 巽震二卦 皆由下變而成하니 陽變而爲陰者 損也 陰變而爲陽者 益也 上卦損而下卦益하니 損上益下 損以爲益이니 以義言也 下厚則上安이라 故益下爲益이라
42. 益 ䷩
利有攸往며 利涉大川니라
[傳] 益者 益於天下之道也 故利有攸往이요 益之道 可以濟險難하니 利涉大川也
彖曰 益 損上益下니无疆이오 自上下下니 其道 大光이라
[傳] 以卦義與卦才 言也 卦之爲益 以其損上益下也일새니 損於上而益下 則民說之无疆이니 謂无窮極也 自上而降己以下下하면 其道之大光顯也 陽下居初하고 陰上居四하니 爲自上下下之義
利有攸往 中正야 有慶이오
[傳] 五以剛陽中正으로 居尊位하고 二復以中正應之하니 以中正之道益天下하여 天下受其福慶也
利涉大川 木[益]道 乃行이라
[傳] 益之爲[一无爲字 一作於]道 於平常无事之際 其益猶小 當艱危險難이면 則所益至大 故利涉大川也 於濟艱險 乃益道大行之時也 誤作木하니 或以爲上巽下震이라 故云木道라하나 非也
動而巽야 日進无疆며
[傳] 又以二體言卦才 下動而上巽 動而巽也 爲益之道 其動巽順於理 則其益日進[一本益字在日進下]하여 廣大无有疆限也 動而不順於理 豈能成大益也리오
天施地生야 其益 无方니
[傳] 以天地之功으로 言益道之大하니 聖人體之하여 以益天下也 天道資始하고 地道生物하니 天施地生하여 化育萬物하여 各正性命하니 其益 可謂无方矣 所也 有方所[一无所字]則有限量이니 无方 謂廣大无窮極也 天地之益萬物 豈有窮際乎
凡益之道 與時偕行니라
[傳] 天地之益无窮者 理而已矣 聖人利益天下之道 應時順理하여 與天地合하니 與時偕行也
象曰 風雷이니 君子야 見善則遷고 有過則改니라
[傳] 風烈則雷迅하고 雷激則風怒하니 二物相益者也 君子觀風雷相益之象而求益於己하나니 爲益之道 无若見善則遷하고 有過則改也 見善能遷이면 則可以盡天下之善이요 有過能改 則无過矣 益於人者 无大於是니라
初九 利用爲大作이니 元吉이라 无咎ㅣ리라
[傳] 初九 震動之主 剛陽之盛也 居益之時하여 其才足以益物이요 雖居至[一无至字]下 而上有六四之大臣 應於己하니 巽順之主 上能巽於君하고 下能順[一作巽]於賢才也 在下者 不能有爲也어니와 得在上者應從之 則宜以其道輔於上하여 作大益天下之事하니 利用爲大作也 居下而得上之用하여 以行其志인댄 必須所爲大善而吉이면 則无過咎 不能元吉이면 則不唯在己有咎 乃累乎上이니 爲上之咎也 在至下而當大任이면 小善 不足以稱也 故必元吉然後得无咎
象曰 元吉无咎 不厚事也라
[傳] 在下者 本不當處厚事 厚事 重大之事也 以爲在上所任하여 所以當大事하니 必能濟大事而致元吉이라야 乃爲无咎 能致元吉이면 則在上者任之爲知人이요 己當之爲勝任이며 不然則上下皆有咎也
六二 或益之 十朋之 弗克違 永貞이면니 王用享于帝라도리라
[傳] 六二處中正而體柔順하여 有虛中之象하니 人處中正之道하여 虛其中하여 以求益而能順從이면 天下孰不願告而益之리오 夫苟好善이면 則四海之內皆將輕千里而來하여 告之以善이라하시니라 夫滿則不受하고 虛則來物 理自然也 故或有可益之事 則衆朋 助而益之 十者 衆辭 衆人所是 理之至當也 龜者 占吉凶, 辨是非之物이니 言其至是하여 龜不能違也 永貞吉 就六二之才而言이라 二中正虛中하여 能得衆人之益者也 然而質本陰柔 故戒在常永貞固則吉也 求益之道 非永貞則安能守也[一作之]리오 損之六五十朋之則元吉者 蓋居尊自損하여 應下之剛하고 以柔而居剛하니 柔爲虛受 剛爲固守하니 求益之至善이라 故元吉也 六二 虛中求益하고 亦有剛陽之應이로되 而以柔居柔하여 疑益之未固也 故戒能常永貞固則吉也 王用享于帝吉 如二之虛中而能永貞이면 用以享上帝라도 猶當獲吉이어든 況與人接物 其意有不通乎 求益於人 有不應乎 祭天 天子之事 故云王用也
象曰 或益之 自外來也ㅣ라
[傳] 旣中正虛中하여 能受天下之善而固守 則有有益之事하여 衆人自外來益之矣 或曰 自外來 豈非謂五乎 曰 如二之中正虛中이면 天下孰不願益之리오 五爲正應하니 固在其中矣니라
六三 益之用凶事 无咎ㅣ어니와 有孚中行이라 告公用圭리라
[傳] 三居下體之上하니 在民上者也 乃守令也 居陽應剛하고 處動之極하니 居民上而剛決하여 果於爲益者[一无者字]也 果於爲益 用之凶事則无咎 凶事 謂患難非常之事 三居下之上하니 在下 當承禀於上이니 安得自任하여 擅爲益乎 唯於患難非常之事 則可量宜應卒하여 奮不顧身하여 力庇其民이라 故无咎也 下專自任이면 上必忌疾하리니 雖當凶難하여 以[一无以字]義在可爲 然必有其孚誠하고 而所爲合於中道 則誠意通於上而上信與之矣 專爲而无爲上愛民之至誠이면 固不可也 雖有誠意라도 而所爲不合中行이면 亦不可也 圭者 通信之物이라 禮云 大夫執圭而使 所以申信也라하니 凡祭祀朝聘 用圭玉 所以通達誠信也 有誠孚而得中道 則能使上信之하니 是猶告公上 用圭玉也 其孚能通達於上矣 在下而有爲之道 固當有孚中行이요 又三陰爻而不中이라 故發此義 或曰 三乃陰柔어늘 何得反以剛果任事爲義 曰 三 質雖本陰이나 然其居陽 乃自處以剛也 應剛 乃志在乎剛也 居動之極 剛果於行也 以此行益이면 非剛果而何 以所勝爲義 故不論其本質也
象曰 益用凶事 固有之也라
[傳] 六三益之獨可用於凶事者 以其固有之也일새니 謂專固自任其事也 居下 當禀承於上이어늘 乃專任其事 唯救民之凶災 拯時之艱急則可也 乃處急難變故之權宜 故得无咎 若平時則不可也
六四 中行이면 告公從리니 利用爲依 遷國이니라
[傳] 四當益時하여 處近君之位하고 居得其正하여 以柔巽輔上而下順應於初之剛陽하니 如是 可以益於上也 唯處不得其中而所應又不中하니 不足於中也 故云若行得中道 則可以益於君上이니 告於上而獲信從矣 以柔巽之體 非有剛特之操 故利用爲依, 遷國이니 爲依 依附於上也 遷國 順下而動也 上依剛中之君而致其益하고 下順剛陽之才以行其事하니 利用如是也 自古 國邑 民不安其居則遷하니 遷國者 順下而動也
象曰 告公從 以益志也ㅣ라
[傳] 爻辭 但云 得中行則告公而獲從이어늘 象復明之曰 告公而獲從者 告之以益天下之志也 志苟在於益天下 上必信而從之리니 事君者 不患上之不從이요 患其志之不誠也니라
九五 有孚惠心이라 勿問야도 元吉니 有孚야 惠我德리라
[傳] 五剛陽中正으로 居尊位하고 又得六二之[一无之字]中正相應하여 以行其益하니 何所不利리오 以陽實在中 有孚之象也 以九五之德, 之才, 之位 而中心至誠 在惠益於物이면 其至善大吉 不問可知 故云勿問元吉이라하니라 人君 居得致之位하고 操可致之權하여 苟至誠益於[一作於益]天下 天下受其大福하리니 其元吉 不假言也 有孚惠我德 人君 至誠益於[一作於益]天下 天下之人 无不至誠愛戴하여 以君之德澤으로 爲恩惠也
象曰 有孚惠心이라 勿問之矣 惠我德 大得志也ㅣ라
[傳] 人君 有至誠惠益天下之心이면 其元吉 不假言也 故云勿問之矣 天下至誠懷吾德하여 以爲惠 是其道大行이니 人君之志得矣
上九 莫益之 或擊之리니 立心勿恒이니니라
[傳] 上居无位之地하니 非行益於人者也 以剛處益之極하니 求益之甚者也 所應者陰이니 非取善自益者也 利者 衆人所同欲也 專欲益己 其害大矣 欲之甚則昏蔽而忘義理 求之極則侵奪而致仇怨이라 故夫子曰 放於利而行이면 多怨이라하시고 孟子謂先利則不奪不饜이라하시니 聖賢之深戒也 九以剛而求益之極하니 衆人所共惡 故无益之者하고 而或攻擊之矣 立心勿恒凶 聖人 戒人存心不可專利하여 云勿恒이니 如是 凶之道也라하시니 所[一作謂]當速改也
象曰 莫益之 偏辭也ㅣ오 或擊之 自外來也ㅣ라
[傳] 理者 天下之至公이요 利者 衆人所同欲이니 苟公其心하여 不失其正理 則與衆同利하여 无侵於人하여 人亦欲與之 若切於好利하여 蔽於自私하여 求自益以損於人이면 則人亦與之力爭이라 故莫肯益之하고 而有擊奪之者矣 云莫益之者 非有偏己之辭也 苟不偏己하여 合於公道 則人亦益之리니 何爲擊之乎 旣求益於人하여 至於甚極이면 則人皆惡而欲攻之 故擊之者自外來也 人爲善則千里之外應之하나니 六二中正虛己 益之者自外而至是也 苟爲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하나니 上九求益之極 擊之者自外而至 是也 繫辭曰 君子安其身而後動하며 其心而後語하며 定其交而後求하나니 君子修此三者 故全也하나니 危以動則民不與也 懼以語則民不應也 无交而求則民不與也하나니 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 易曰 莫益之 或擊之리니 立心勿恒이니이라하니 君子言動與求 皆以其道 乃完善也 不然則取傷而凶矣




역주
역주1 : 悅
역주2 고불여시(故不如是) : 사계(沙溪)는 “불여시(不如是)의 시(是)는 원길(元吉)을 가리켜 말한 것이다.” 하였다. 《경서변의(經書辨疑)》
역주3 맹자왈(孟子曰) : 《맹자(孟子)》 〈고자하(告子下)〉에 보인다.
역주4 : 橫
역주5 : 이

주역전의(하) 책은 2022.05.11에 최종 수정되었습니다.
(우)03140 서울특별시 종로구 종로17길 52 낙원빌딩 411호

TEL: 02-762-8401 / FAX: 02-747-0083

Copyright (c) 2022 전통문화연구회 All rights reserved. 본 사이트는 교육부 고전문헌국역지원사업 지원으로 구축되었습니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