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山籌筆驛詩終見降王走傳車 按三國志 後主出降 擧家傳送洛陽 其曰傳車此也
忠魂不逐降王車 長衛英孫朝烈祖 意尤好矣 -朝鮮 李睟光,《芝峯類說》卷12,文章部 5,〈唐詩〉
○ 范元實詩眼曰 文章貴向衆中傑出 如同賦一事 工拙易見
如石曼卿詩云 意中流水遠 愁外舊山靑 膾炙天下久矣
惟義山詩 魚鳥云云 簡書 蓋軍中法令約束 言號令嚴明 雖千百年之後 魚鳥猶畏之 儲胥 蓋軍中藩籬 言忠義貫神明 風雲猶爲護其壁壘也
何曰 議論固高 尤在抑揚頓挫處 使人一唱三歎 轉有餘味 楊曰 沈鬱頓挫 絶似少陵 -淸 馮浩,《玉溪生詩詳注》卷2
而於籌筆驛三字 又未嘗抛荒 從來作此題者 摹寫風景 多涉游移 鋪敍事功 若無生氣 惟此最稱傑出
妙在襯貼猿鳥風雲等字 又妙在虛下猶疑常護等字 見得當時約束嚴明 藩籬堅固 至今照燿耳目也
而生前之畫地濡毫 不能禁身後之銜璧輿櫬 豈非有臣無君
取觀於關張無命 而知蜀之不振 天實爲之 非公才之有忝管樂也
以祠廟應驛字 以梁父吟應籌筆字 法律最嚴 -淸 陸崑曾,《李義山詩解》8
第三句 點淸籌筆 第四句 轉向題後 以宕出全神 五六句 復用按跳法 以跌宕之
末二句 錦里祠廟爲驛字 作襯結 梁父吟成爲籌筆二字 作襯結
語則拓向題外 意則回顧題中 用法最密也 -淸 李鍈,《詩法易簡録》卷10七言律詩
首言武侯曾駐師于此 其軍法嚴明 至今魚鳥猶敬畏之 且忠感天地 故風雲長護其壁壘而不毁也
所惜者武侯筆畫籌策 指揮若神 而終見後主璧櫬詣降之事 則當日出師之擧 亦屬徒勞而已也
夫亮以管樂自比 固無所忝 而關張無命 漢祚終移 其奈之何
今于此驛旣不能無所感 若他年經成都而拜祠廟 讀梁父之吟 以先生之惜三人者惜武侯 悲傷又寧有旣哉 -現代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隱詩歌集解》제3책
원숭이와 새들 아직도 그의 군령 두려워하는 듯
부질없이 상장군이 신이한 계책을 내놓게 하더니
끝내 항복한 後主 역마 타고 가는 것 보고 말았네
1
214 주필역
148